【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举啥意思】一、
在古文阅读中,常常会遇到一些较为生僻或结构复杂的词语,例如“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”中的“举”。很多人看到“举”字时,可能会误以为是“举起”、“举办”等常见含义,但实际上,在这句话中,“举”是一个动词的用法,表示“全、都”的意思。
这句话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,原文为:“民皆曰:‘吾君之好乌,何也?’……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:‘吾君之好乌,何也?’”意思是:百姓都感到头痛、皱眉,互相诉说:“我们的国君为什么喜欢鸟呢?”
在这句话中,“举”并非指“举起”,而是表示“全部、都”的意思。整句“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”可以理解为“全都表现出头痛和皱眉的样子,相互诉说”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举”在此处的含义,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其他语境中的“举”来加深认识。
二、表格展示
汉字 | 常见含义 | 在本句中的含义 | 例句 | 解释 |
举 | 举起、举办、推荐 | 全、都 |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| 表示“全部、都”的意思,强调百姓一致的情绪反应 |
三、拓展说明
在古文中,“举”有多种含义,常见的包括:
1. 举起、抬起(如“举手”、“举足”)
2. 推举、推荐(如“举贤任能”)
3. 全、都(如“举世闻名”、“举国上下”)
4. 发动、发起(如“举兵”、“举事”)
因此,在阅读古文时,不能仅凭字面意思去理解,而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。“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”中,“举”正是表示“全部、都”的意思,强调了百姓对国君行为的普遍不满与无奈。
四、结语
“举”在古文中是一个多义字,具体含义需根据语境判断。在“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”这一句中,“举”表示“都、全部”,体现出百姓集体的不满情绪。了解这一点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深层含义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古文词汇,欢迎继续提问。